友善列印版本

聽筒的奧秘

除了一件白袍外,聽筒(又稱聽診器)是醫生最為人熟悉的象徵物。它亦是一個醫科學生入大學時其中一件必備的「入學工具」,在很多醫學臨牀的專科考試中,我們更離不開需要聽筒來協助診斷病徵…。究竟,當醫生手拿起聽筒在你身體上按捺時,你又知不知道醫生用它來聆聽甚麽呢?

無論聽頭是杯型或是膜型,聽筒的運作原理在於把身體內的聲音從聽頭中傳導至檢查者的耳朶裡。作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聽筒的最大用處是檢查病人的呼吸聲音是否正常。由於支氣管道有阻塞的關係,患上慢阻肺病和哮喘病人的呼氣時間可能會較長,而且還可能會聽到「喘鳴」的雜音。

至於患有肺炎、肺纖維化、肺水腫、支氣管擴張的病人,我們可透過聽筒偵測到病患者的病變區因痰、積水或其他肺部組織病變而產生各種不同特質的「擘拍擘拍」雜音。當其中一邊或部份的肺部出現病變如肺積水、氣胸或因氣管阻塞引致肺葉塌陷的話,聽筒傳來病變地區的呼吸聲會比正常聲音較微弱。

除了呼吸聲外,聽筒亦常常用來檢查心臟的跳動聲和有沒有出現雜音。它亦可用作偵測血管因供應或流通異常所產生的雜音,例如頸或腎動脈收窄、甲狀腺亢奮等,它也可用作檢查在腹部的腸道蠕動聲音是否正常。

儘管現時的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先進的身體檢查工具如各種素描或內窺鏡等已十分普及,唯聽筒仍然是醫生一個不可缺少的工作伙伴。

陳偉文醫生

原文: http://www.hkdailynews.com.hk/life.php?id=25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