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版本

「如果… 早知…」 - 基因與肺癌

黃太是兩子之母,幼子才剛滿兩歲。作為新一代的全職主婦,黃太每天為兒子及家庭忙得頭暈轉向。尤其是近兩個月,總覺得頭重重,頭暈暈似的,間中甚至發覺眼前一黑了數秒。黃太心想:大概是缺乏休息吧。

看了幾次家庭醫生,黃太的病癥不單持續,而且還越趨嚴重。到專科醫生處作詳細檢查,即時發現腦內有一個五厘米像乒乓球大小的腫瘤,而右上肺葉亦有一個三厘米的黑影,抽取組織化驗,證實是肺部腺癌,而癌細胞更已經擴散至腦部!看報告當天,不只她和丈夫大感晴天霹靂,便是行醫多年的我,心情亦直沉深海……

當他們的情緒稍為平伏後,我便解釋治療安排,她問了兩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從來都不吸煙,為什麼會有肺癌?」、「這麼嚴重的病,又無聲無息,有方法可以早知嗎?如果早知,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其實肺癌不只漸趨年輕化,而且由吸煙引起的鱗狀細胞癌,亦逐漸被非吸煙的腺癌取代,成為較常見的細胞類型,這已是醫學界人所共知的事實。基因變異,如EGFR,於年輕女患者間更是常見的致癌原因。以往,致癌的基因變異,只能於癌症患者切除出來的組織上測試出來,對很多病人來說,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感激基因科技的進步,現在醫療技術已成熟到可於任何人的血液或唾液中,抽除DNA作準確的列序測試。於疾病未曾出現之前,提早得知有沒有致病基因或患病風險,並於日常生活、飲食、甚至防癌藥物或醫療程序等多方面,作針對性的預防。此外,亦可安排針對性醫學檢查及掃描。萬一真的患病,盡早確診及治療,成效絕對比後期才發現要好得多。基因檢測最可貴之處,就是為每個人換來寶貴的生命時間。「早知」,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

黃太的肺部腺癌正是由EGFR基因變異引起。基因檢測為她找到合適的標靶藥物,治療成效相當理想,我亦和他們一樣暫時鬆一口氣。黃太有一個弟弟,當得悉他懷有相同的基因變異機會率較高時,已即時進行基因檢測防範未然。覆診時看着黃太,我最希望人和醫學科技可以一同進步,善用科學,預防疾病。最不想看見病人再次後悔莫及地跟我說:「如果……早知……」

撰文: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 郭旭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