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版本

肺片上有陰影(下)

上次的文章提到,假如發現肺部出現單一的可疑陰影-肺結節,醫生可依據病人的年齡、徵狀、陰影的特點,初步推斷出惡性腫瘤的機率。然後,再根據惡性腫瘤機率的大小,選擇以下其中一種方案:
方案一:定期照肺片或電腦掃描作跟進
如判斷惡性腫瘤的機率低時,病人只需接受定期照片作跟進。醫生會依據風險和陰影的大小,定下跟進的時間及所需的造影方法。傳統上,假如陰影的大小保持兩年不變,病因便有極高的機會是良性。

方案二:抽取組織化驗
當惡性腫瘤風險不大時,肺科醫生可為病人安排進行支氣管內窺鏡,抽取組織化驗。隨醫學進步,進行內窺鏡時,可配合X光、超聲波或電腦掃描導航,幫助定位,以增加抽取組織的準確性。
支氣管鏡雖然會帶來不適,所幸過程頗快,一般只需要10-30分鐘便可完成檢查。檢查的風險亦較少,只有約5-10﹪的機會出現氣胸或出血的併發症。不過,由於受氣管結構所限,支氣管鏡未必能到達肺結節所在。尤其是靠近邊緣的肺結節,一般較難取得有效的樣本。
除此以外,醫生可透過X光或電腦掃描指引,直接經皮膚穿刺,把刺針刺進肺結節內抽取組織。這種方法對靠近皮膚的肺結節尤其有效,準確度可高達9成。只是,穿刺的可行性同樣受肺結節的位置影響,亦有引致氣胸(約10-15%)或出血的風險。

方案三:進行正電子圖作新陳代謝率評估
正電子圖是近年最重大醫學突破之一。簡單來說,正電子圖可透過同位素技術,找出身體內新陳代謝特別快的組織。當肺結節屬中度風險,尤其是當直徑大於1釐米時,醫生可憑藉正電子圖瞭解肺結節和相關淋巴腺的活躍程度,從而推斷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及定下以後的醫療計劃。
需要注意的是,假如肺結節體積太小,又或屬於一些生長速度特別緩慢的腫瘤,便有機會逃過正電子圖的搜查。相反,部份感染如肺結核,可令正電子圖產生陽性結果,令醫生誤以為是癌細胞。

方案四:直接進行手術切除
如惡性腫瘤風險高,有時直接進行手術切除會較為有利。只是,病人需要面對較高的手術風險,亦有可能到切除後,才發覺原來是良性疾病。所以,必需要經過醫生小心評估利弊才會採用此方案。

盧浩然醫生

原文: http://www.hkdailynews.com.hk/life.php?id=258576